8.22.2012

盛夏少年學堂第二堂課(完整版) ─ 從德國人身上看見的「態度」













提到謝旻玲老師,我對她最深的記憶莫過於當年她決定留德時,一心想的就是金工技術的提升,而非一張文憑,所以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一個技職體系的學校,入學後全心鍛鍊著自己在設計與技術上的能力。留德數年後,她回到台灣,進了大學,成為老師,而每每聊起與技術相關的教育時,她都有些許感慨,因為技術需要的不只是勤奮地反覆練習,更重要的是它牽扯到「態度」。所以在這堂名為「從當代金工談到德國技職教育」的課裡,謝旻玲老師也將她在德國人身上看到的態度放入其中,娓娓向少年們道來⋯


金工,離一般日夜上課補習的少年相當遙遠,所以我心中假設他們應該也不太有機會了解何謂「當代金工」。也就是說,在他們心中,或許還認為金工就只是貴重金屬與寶石作成的飾品吧!因此,在少年學堂中,我放入了當代金工這堂課,希望能將其介紹給少年們,因為當代金工的趣味、廣度與創意其實已遠遠超過了我們對金工的既定印象。這個課堂的任務,我把它交給了相當投入當代金工教育的謝旻玲老師。

原本在大學主修雕塑的謝旻玲,留德時走向金工創作是因為她發現自己喜歡細緻度更高的作品,而她有別於大半出國唸書的台灣人,為的並非文憑,而是技術的提升,所以最後她選擇到一個頗具歷史的德國技術學院就讀。(下圖是老師今年的作品   名稱│只有你知道誰是寶貝
材質│銀、半寶石、珍珠)

在德國的技職學校中,她深刻地體會到德國人對技術的要求、他們對工匠與工藝的尊重,以及對細節的堅持跟專研,這種種「態度」,起初震撼了她,後來滋養了她,最終讓她重新調整了自己對整個人生的想法。

那些在德國的歲月裡,除了沒日沒夜地在工作室創作之外,謝旻玲老師也觀察到了德國人面對生活時的態度,包括他們是怎麼分類垃圾,怎麼看待環境。就像她當年每天在德國學校裡看到負責清掃教室的清潔工,他們可以花上一整天來清掃一條走廊,校園裡因著這樣的態度長年宛如全新建築。對她來說,這些生活所見的大小事都讓她反省到所謂「教育」不來自別的,而是來自生活中的所有小事,從這些事裡,我們學著互相尊重、學著準確處理、學著認真對待、學著好好活得像個人,並且建立與周遭環境的友善關係。

這些留學讀書時瞥見的德國生活習慣所帶給謝旻玲的衝擊並不亞於課堂上學到的金工技術。在少年學堂裡,她跟孩子們說:「當我看到德國人是怎麼修馬路上的一小塊石磚時,我就知道甚麼叫精準跟細節了。他們在那一塊石磚上放入的心血跟態度,讓我折服,讓我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文化跟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

面對少年學堂一群國一到高二的孩子,謝旻玲老師除了分享自己在留學期間從德國人身上學到的態度之外,當然也藉由很多作品跟大家介紹了當代金工的可能性與材料的發展。她試圖讓大家了解當代金工不再只是高不可攀的金屬與寶石的結合,而是更具材質的多樣化與可變性,而且有許多作品帶有非常清晰的概念,絕不只是設計感的展現。藉由這樣的介紹,也許孩子們以後不會覺得金工是那麼遙不可及的東西,而是能感受到一件當代金工作品可以是手中的雕塑,可以是我們配戴在身上時反映著內在個性的媒介。或者,就算他們這一生不會擁有任何一件金工作品,也都能學會欣賞金工的美妙。

最後,在謝旻玲老師的德國生活經驗談裡,她提到了德國人對準時的要求。她說:「以前在我們學校裡,如果要去校外教學,老師是不等人的,時間一到巴士就開,遲到的同學就只有不去的份。為什麼老師們要那麼在乎準不準時呢?因為對於多數德國人來說,準時是基於對他人的尊重,是因為不願浪費別人生命的一分一秒。」我們做為一個人,不管行業為何,有些好習慣應該要具備著,就像不遲到,因為它最少是我們對他人生命光陰的基本尊重,同意嗎?

這一天學堂的後半段,謝旻玲老師準備了鼓風爐、銅片、槌子與戳刀,她讓我們拿起這些東西,了解金工的創作過程所佈滿的化學與物理原理,我們在飄盪著氧化、還原、加熱、退熱等等這些詞彙的空氣中,敲打著軟化的銅片,一槌一槌地鑿出每個人自己的個性,打造自己一生第一個銅手環,這是我上過最棒的一堂理化課,而且其中還牽連著美感與技術。



在我們開始進入手作的過程前,我記得謝旻玲老師特別提到了一個金工師要開始工作時的基本要求。她說:「原則上鼓風爐是很安全的工具,但是當你太疲累或太焦慮時,都要避免工作。因為你可能會因為一個不小心,讓本來沒有危險性的過程變成了一個災難,比方說你在使用鼓風爐時,如果一個不留心開了電風扇,那可能就會出事了。簡單說,金工牽涉到的各種技術跟工具需要耐心跟冷靜來面對,否則很可能釀成意外的。」


夏日高溫的午後兩點,我們左手小心翼翼地拿著鼓風爐的噴火嘴,左腳規律地踩著鼓風爐的踏板,火慢慢地燒著我們右手夾子拿起的銅片,然後在高溫均勻燒遍銅片的瞬間,我們啪一聲地把它置入冷水中。退熱後,再輕輕夾起銅片,小心地擦乾,然後拿起槌子跟工具,一點一點地往銅片上鑿打




原來,一切都不像眼睛所見那樣簡單。原來,在作工細緻的作品背後都潛藏著日以繼夜磨練而奠基的技術,以及想要精益求精的態度。精湛的工藝,無法一蹴可幾啊!

謝旻玲老師在結束了第一次給少年上課的經驗後,寄來了這樣一段話─

這個世界比學校大很多,也複雜很多,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告訴自己勇敢面對,勇敢地接受很多學校沒有教你的事,努力挑戰它們,並使它們在你的人生中變得有其意義。

少年們,聽到了嗎?這是帶領我們了解當代金工的謝旻玲老師送給大家的一段話,請牢牢放入心中啊!但願它印刻在你青春的靈魂上,成為無法抹去的鑿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