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吉總能推出一支又一支動人心弦的廣告,展現品牌的戰鬥力、決心、成就、樂趣,和運動後的心靈飽足,推出 「just do it!」口號之後,更是完全迎合青少年衝動叛逆自我超越的雄心。如今青少年的神不在教堂寺廟裡,而在球場上奔馳;神不在古典經典裡而在螢幕轉播中。
品牌在我們的文化中創造了最鮮明的神祇,給了我們最強大的圖像,企業成功的造神運動,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消費狂潮。走在全球各處大城小鎮,隨處可見耐吉標誌聳立的祭壇。群眾淹沒在消費洪流中,被廣告催眠到早已沒剩多少判斷思考能力。這時如果問:要燒墾多少雨林,要闢多少牧場,要殺多少頭牛,要用多少皮革,才能滿足全球消費者購買新鞋的衝動?真的很不上道。
品牌在我們的文化中創造了最鮮明的神祇,給了我們最強大的圖像,企業成功的造神運動,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消費狂潮。走在全球各處大城小鎮,隨處可見耐吉標誌聳立的祭壇。群眾淹沒在消費洪流中,被廣告催眠到早已沒剩多少判斷思考能力。這時如果問:要燒墾多少雨林,要闢多少牧場,要殺多少頭牛,要用多少皮革,才能滿足全球消費者購買新鞋的衝動?真的很不上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